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圓明園地標建筑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圓明園地標建筑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圓明園標志建筑叫什么?
大水法。圓明園的標志性建筑叫做大水法,圓明園內有著名的四十景之說,如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州清晏、武陵春色、方壺勝境、平湖秋月、蓬島瑤臺等,如今皆已不復當年勝境。這里所說的大水法,是西洋樓最壯觀的噴泉。建筑造型為石龕式,下邊有一大型獅子頭噴水,形成七層水簾。
圓明園西洋遺址是什么意思?
西洋樓遺址位于北京圓明園內、長春園北部,占地約6.7萬平方米,是中國的皇家宮苑中第一次大規模仿建的西洋建筑和園林。北京第一處公眾考古場所,2015年開始面向社會開放。因該遺址群建筑物采用歐式園林建筑風格,因此成為“西洋樓遺址"。
1860年“火燒圓明園”時被焚毀。1977年至1992年間,西洋樓各遺址得以清理,廓清殿座基址,整修噴泉池,歸位柱壁石件,并修復了迷宮“黃花陣”。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西洋樓遺址
地理位置
北京市
景區等級
AAAA
景點介紹
西洋樓全部景觀占地僅80畝,大約占圓明園總面積的1.5%,它地處東北角,位置不甚重要,由西向東依次包括了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五竹亭、方外觀、海晏堂、蓄水樓、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方河、線法畫等景觀,大眾熟知的殘石柱只是遠瀛觀和大水法的一景,由于西洋建筑獨特的殘缺美,遂成為圓明園的標志。
景點地址
清華西路28號圓明園遺址公園。
公眾考古
在2015年6月13日(6月13日是中國“文化遺產日”)的中國“文化遺產日,”而主題就突出了“公眾考古”。位于圓明園內的西洋樓遺址作為北京市第一處公眾考古場所,面向社會開放。隨著考古的推進,還將招募志愿者,經過培訓后直接參與到考古工作中。西洋樓遺址考古工作嚴格按照國際通行的田野考古操作規程進行,在現場具備必要的文物保護及安全條件前提下,游客可以參觀并從現場的說明中了解更多的考古知識。[1]
西洋樓是第一次向公眾開放的考古場所,本市在積累并總結一定經驗的前提下,還將對更多有條件的發掘現場逐步嘗試對公眾開放。[1]
圓明園是西方人設計和建造的,西洋樓遺址就是圓明園
圓明園是耶穌會傳教士進行設計規劃的,這種說法開始于法國人莫里斯·亞當( Maurice Adam、漢文名字亞樂園),19世紀末,莫里斯·亞當曾經在清朝海關工作,在中國的十幾年時間里,他多方搜集整理有關圓明園的各種資料,并且親自到圓明園三園之一的長春園做實地調查。
圓明園三園之一的長春園也是一個經典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園林,其北邊是一組西方風格宮廷園林建筑群,這也就是著名的西洋樓景區,是由乾隆時期的耶穌會傳教士郎世寧、王致誠、蔣友仁等人設計規劃,中國能工巧匠建造的。
什么是圓明三園?
圓明三園
北京市地標之一
圓明三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占地5,200余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范圍還要大出近千畝。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游享樂,并于此舉行朝會,處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
圓明園在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圓明園地標建筑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圓明園地標建筑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