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陜北農業地標性建筑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陜北農業地標性建筑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陜北腰鼓的特色?
腰鼓的特點一般可概括為:腰鼓通過動律的變化表達舞者的內心激情;
舞者揮槌擊鼓有股子狠勁,無論是上打、下打還是纏腰打,雙手都要將鼓槌甩開;
做踢腿、跳躍動作時,無論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動作,都要有股子“蠻”勁;
擊鼓轉身是腰鼓表演的關鍵;
腰鼓動律形態復雜,跳躍幅度較大;
腰鼓有機地揉合了民間武術和秧歌舞動作。
陜北腰鼓歷史悠久,格調古樸。人們在歡度節日,慶祝豐收的時候,都要演出腰鼓助興,每次演出的陣容都很大,一般都有60名左右的鼓手。有時幾個隊連在一起,能拉開一兩里路距離。腰鼓手們的裝束一律著古代將士的便服,或黃或紅包頭,素色衣服,顯得整齊壯觀。
人們利用黃土高原上的塬梁峁修建什么發展農業?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形態復雜,發展速度快,它們是河流泥沙的供給地和初期搬運通道。黃土物質疏松,具垂直節理,易遭受侵蝕。黃土塬、梁、峁地形是今天黃土高原基本的地貌類型。 山、原、川三大地貌類型是黃土高原的主體。聳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猶如海洋中的孤島。例如六盤山以西的隴中高原上的屈吳山、華家嶺、馬銜山,隴東陜北高原上的子午嶺、白于山、黃龍山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黃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肅東部的董志塬,陜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寬闊,適于機械化耕作,是重要的農業區。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蝕,溝谷發育,分割出長條狀塬地,成為山梁,稱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溝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狀有如饅頭狀的山丘,當地稱為“峁”。由“梁”和“峁”組成的黃土丘陵,高出附近溝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泥沙來源區。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區地下水出露,匯成小河、河水帶來的泥沙在這里沉積,在兩岸形成小片平原,稱它為“川”。川兩旁還有階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狀平原,與條狀分布的杖地不同。
陜北土改是哪一年?
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毛澤東作了重要講話,號召邊區軍民自己動手,開展生產運動。李富春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加緊生產,堅持抗戰》的動員報告。6月10日,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又提出“吃飯是第一個問題”,要求“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這一年,全邊區開荒105.5萬畝,耕地面積由1936年的843萬畝增至1000萬畝,糧食總產量由103萬石左右增至137萬石,牛、驢由10多萬頭增至28萬頭,羊由50萬只左右增至117萬只,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遭到很大破壞的農業生產逐漸恢復。
1951年2月2日,陜西省土改委員會召開會議,總結關中一期土改工作。會議提出,1950年10月開始到今年1月中旬,關中40個縣、824個鄉、200萬人口的地區進行的第一期土改已經全部結束。必須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充分發動群眾,按照政策辦事,使二期土改工作做得更好。所以陜北土改應該是1939年開始的。
陜西哪里稻谷最多?
是陜南三市的平川和有水源地帶<漢中,安康,商洛>。尤其是是漢中市的東自洋縣,西至勉縣,北自漢臺區,南至西鄉縣的廣闊地或。
漢中的江南小盆地,以魚米之鄉著稱,以一年兩熟的收程,冠以天漢之府。所以田地里栽谷種稻是漢中農業的主要作物。
水田種稻離不開水源,而洋縣的儻河水庫,引酉工程。城固縣東南靠五門堰,西北靠褒河灌區。漢臺區更是完全依賴褒河東干渠,灌溉了百余萬畝良田,成為陜西水稻種植的大市和縣區。
不僅栽種普通水稻,近年引進和改良的漢中香米,漢中長顆粒米更是產量高銷路好。而洋縣歷史傳承的黑米,從明朝起就是珍稀貢品,黑米及其營養價值名揚全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陜北農業地標性建筑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陜北農業地標性建筑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