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西安雙塔地標建筑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西安雙塔地標建筑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萬眾集團在西安項目介紹?
1 萬眾集團在西安有多個項目。
2 具體介紹如下:- 在高新技術開發區有科技大廈項目,主要是提供辦公空間、商業服務等。
- 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有物流港項目,主要是提供物流配送、存儲等服務。
- 在雁塔區有文化產業園項目,主要是提供藝術創作、展覽、演出等支持。
3 總體來說,萬眾集團在西安的項目種類多樣,服務領域廣泛,具有較高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如果您對以上項目有興趣,可以了解更多相關信息。
西安高新望云松(北區),
由萬眾集團斥巨資開發打造給西安帶來的一處摩天雙塔大項目。項目總包含3棟單體寫字樓建筑,其中有兩棟高度均為251米的雙子樓,主要用于商業、辦公和金融等用途,另外還有一棟高度為106米的建筑,主要用于高級酒店和公寓用途。項目位于高新區唐延路總部經濟帶核心區域科技六路以南,目前項目已經處于地基施工當中,即將進入新的階段。
大雁塔和小雁塔各是何年建造?
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內,是我國佛教名塔之一。
唐王朝為了請當時名聞遐邇的玄奘法師擔任大慈恩寺的主持,特令在寺內修了翻經院。
公元652年,玄奘上表,請求在慈恩寺內建塔以保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和佛像,欣然同意。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其特點是:磚結構體現出木結構的斗拱風格。
磚墻上顯出“棱柱”來,可以明顯分出墻壁開間。這些都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筑藝術形式。
大雁塔塔身高大,結構堅固,外觀莊嚴、樸實、大方,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在西安城南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有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小雁塔。
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共15級,約45米高。
相傳,當年義凈法師為了保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上表請求朝廷出資修建薦福寺塔。
皇帝李顯極其懦弱,凡事都要皇后拿主意。皇后得知此事后,即令后宮嬪妃及宮娥、彩女都捐錢修塔。
宮人們爭先恐后,慷慨解囊。捐的錢建了這座塔還未用完。
在漫長的歲月中,小雁塔還有一段“神合”的歷史呢!公元1487年,陜西發生了6級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間從上到下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
然而時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攏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鶴的小京官回鄉途中夜宿小雁塔。
聽了目睹過這次“神合”的堪廣和尚講的這一段奇事后,驚異萬分,把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門楣上。
建國后修復小雁塔時,才發現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
原來古代工匠根據西安地質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筑成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后壓力均勻分散,這樣小雁塔就象一個“不倒翁”一樣,雖歷經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這不能不令人嘆服我國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藝的高超!
答案是貞觀三年(629年),年輕的玄奘放棄了朝中官員推薦他到京城名寺做住持的機會,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毅然前往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求取佛經。此去十萬里,盡是茫茫風沙,一路兇多吉少。
誰也不曾想到,17年后,玄奘竟然帶著經書,回到了長安城。他在生死之間走過一遭后,謝絕唐太宗的出仕邀請,嘔心瀝血研譯佛經近二十年,并與弟子撰寫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這次旅程,成為自漢代鑿空西域以來又一次地理大發現。
為紀念玄奘的貢獻,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皇帝同意玄奘之請,在長安的大慈恩寺修建大雁塔,安置其帶回的經書佛像。唐末以后,大慈恩寺屢遭戰禍,寺廟被焚毀,只有大雁塔獨存至今。大雁塔底層南門兩側,還鑲嵌著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的兩塊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與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記》。
小雁塔的修建比大雁塔晚了半個世紀,建于唐景龍年間(707―710年),是為了紀念取道海路西去取經的高僧義凈。底層的門框上布滿了精美的唐代線刻,經受了1300多年的風雨侵蝕與70余次地震。
雙塔守衛著長安,直至唐末,又一個亂世五代十國即將到來。此時,唐塔已將帝國的氣象,永久地封存于其身影之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西安雙塔地標建筑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西安雙塔地標建筑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