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建筑設計抗震規范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建筑設計抗震規范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并實行以預防為主的方針,使構筑物經抗震設防后,減輕地震破壞,避免人員傷亡或完全喪失使用功能,減少經濟損失,制定本規范。
1.0.2??本規范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9度地區構筑物的抗震設計。
1.0.3??按本規范進行抗震設計的構筑物,在50年設計使用年限內的抗震設防目標當遭受低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主體結構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可繼續使用;當遭受相當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設防地震影響時,結構的損壞經一般修理可繼續使用;當遭受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應發生整體倒塌。
1.0.4??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的構筑物,必須進行抗震設計。
1.0.5??抗震設防烈度和設計地震動參數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權限審批頒發的文件(圖件)確定,并按批準文件采用。
1.0.6??抗震設防烈度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的地震基本烈度,或采用與本規范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對應的烈度值。已完成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工程場地,宜按經批準的抗震設防烈度或設計地震動參數進行抗震設防。
1.0.7??構筑物的抗震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016建筑抗震規范有哪些?
2016年與建筑抗震相關的規范有《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15 (2016-06-1實施),涉及到相關規范要進行局部修訂條文:《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局部修訂的條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實施。
經此次修改的原條文同時廢止。抗震支架用設計規范參考的什么標準?
鼎梁抗震支架依據GB50981-2014《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下列管線系統需要進行抗震設計:
懸吊管道中重力>1.8kN的設備
DN65以上的生活給水、消防管道系統
矩形截面面積≥0.38m2和圓形直徑≥0.7m的風管系統
內徑≥25mm的燃氣管道
防排煙風道、事故通風風道及相關設備應采用抗震支吊架
內徑≥60mm的電氣配管及重力≥150N/m的電纜梯架、電纜槽盒、母線槽
7度抗震等級砌體結構多長設構造柱?
抗震設防7、8度地區,一般部位當墻體長度大于5米設置,樓梯間墻體長度大于4米設置,這些數據結構設計總說明中都會明確,未明確參照以上數據,都是規范強條,屬于質量監督站在主體結構驗收中重點檢查項目。
補充構造柱設置具體部位:
1、內外墻交接處;
2、外墻陽角、陰角處;
3、內墻陽角距測邊距離小于1000時的角部;
4、 長度小于800的墻垛的中部;
5、一字墻的兩端(當疊加時,端部可采用芯柱);
6、入戶門兩側;
7、不大于300的窗間墻應按GZ施工;
8、一字墻端頭應設GZ;
9、長度不大于1m的外填充墻兩側加GZ;
10、門窗洞口大于2.4m應設置邊挺構造柱;
11、懸臂梁隔墻端頭、直墻端頭。
風井拐角、距內墻陽角小于1米拐角可以不設置構造柱,但特別注意墻體長度計算必須含拐角兩側墻體,如果大于5米,也必須設置構造柱。
七級抗震房規范標準?
7度區的底框結構需要設抗震墻, 底部框架-抗震墻砌體房屋的結構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上部的砌體墻體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除樓梯間附近的個別墻段外均應對齊。
2 房屋的底部,應沿縱橫兩方向設置一定數量的抗震墻,并應均勻對稱布置。6度且總層數不超過四層的底層框架-抗震墻砌體房屋,應允許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間的約束普通磚砌體或小砌塊砌體的砌體抗震墻,但應計入砌體墻對框架的附加軸力和附加剪力并進行底層的抗震驗算,且同一方向不應同時采用鋼筋混凝土抗震墻和約束砌體抗震墻;其余情況,8度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抗震墻,6、7度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抗震墻或配筋小砌塊砌體抗震墻。
3 底層框架-抗震墻砌體房屋的縱橫兩個方向,第二層計入構造柱影響的側向剛度與底層側向剛度的比值,6、7度時不應大于2.5,8度時不應大于2.0,且均不應小于1.0。
4 底部兩層框架,抗震緝海光剿叱濟癸汐含摟墻砌體房屋縱橫兩個方向,底層與底部第二層側向剛度應接近,第三層計入構造柱影響的側向剛度與底部第二層側向剛度的比值,6、7度時不應大于2.0,8度時不應大于1.5,且均不應小于1.0。
5 底部框架-抗震墻砌體房屋的抗震墻應設置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等整體性好的基礎。
底層框架,先砌后澆就是燒結磚嵌砌的抗震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建筑設計抗震規范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建筑設計抗震規范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